艺术定义的意义

高建平

2020年6月26日下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会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研究员应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邀请,举行了题为“艺术定义的意义”线上人文社科高端讲座。正式开始前,本次讲座主持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宪教授向听众介绍高建平研究员情况,并对高老师的讲座表示热烈欢迎。

timg

讲座伊始,高建平老师解释了讲座题目的缘起,和近期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高建平老师引用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中所提到的“没有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艺术),只有艺术家(artist)”,高老师认为这只是一种话语。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有一个自身形成的过程,当我们谈论它时,实际上赋予了某种历史所构建的神圣性的东西。从拉丁语“技能”、“技艺”到今天应用非常广泛的“艺术”,是经过漫长历史过程所形成,同样的情况在中国也存在。我们容易把一个晚近的过去才有的东西当成是从来就有的东西,对艺术的概念认知也是如此。今天艺术门类的历史都能够溯源很久远的过去,但严格区分“艺术”和“非艺术”却是很晚近的事情,因此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原初的连续性。高老师认为,原初性的连续性是无所不在的。他以“书写与书法”、“儿童涂鸦”、“浮世绘”等为例论述了“何时为艺术”的问题。艺术与工艺,与制作和表现活动,原本有着无所不在的连续性。甚至像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这些人,原本都是工匠,在作坊里受到训练。在那个时代,并不存在艺术家与工匠之间严格区分。然而,这并不是说,艺术与工艺没有区分,只是说它们之间有着连续性。从另一方面说,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不是由下而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艺术原本就有一种超越工艺的力量。柏拉图区分两种诗人,一种是摹仿的诗人,另一种是“代神说话”的处于迷狂状态的诗人。中国古代有两种画家,一种是工匠性的谨细的画家,另一种是崇尚诗书画“三绝”的画家,这都是说,艺术并非仅仅依赖工艺熟练,还有来自另一种来源,即具有神性、天才、韵味等等。也就是说,熟能生巧,但仅有巧还不能成为艺术,还需要某种超越的力量。

随后,高建平老师提到夏尔•巴托在1847年所著《归结为同一原理的美的艺术》中将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结合而成“美的艺术”,从而构建了现代艺术体系。高老师认为夏尔•巴托的这本著作在美学史上和鲍姆加登的《美学》具有同样意义,十八世纪所形成的“美的艺术”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机制。

这就回到了为什么要对艺术下定义的问题,高老师回忆起三十年前曾有一个机缘要对“桌子”的定义进行追问,发现定义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给艺术下定义?桌子的定义是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也是在使用艺术过程中强化了这种意识。高老师认为,区分性的艺术定义的意义就在于在功利主义的社会中追求艺术独立,由此形成了审美的无功利和艺术自律的追求。关于这个问题,高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周宪老师多年前出版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u=1580952989,3292098892&fm=26&gp=0

关于定义最古老的方式,比如形式逻辑的方法是属加种差,巴托的“美的艺术”也是“属”(艺术+工艺)加上“种差”(美)。高老师认为,现代社会有规范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的区分。规范性定义意味着好的艺术才是艺术,但问题是依据什么标准来评定好坏;描述性定义潜藏着对于艺术评价的放弃,比如面对杜尚的《泉》,理论家的地位是很卑微的,没有权利说它是否是艺术,只能说它为什么是艺术。

高建平老师接下来谈到分析美学对艺术的定义。在不同时代背后有一种理论支撑,它不是客观存在,而是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性的东西,似乎看不到摸不着,但在发生变化。我们是根据定义寻找艺术,还是根据艺术来寻找定义?判断“何为艺术”是因为我们头脑中具有某种尺度,分析美学则认为没有这种尺度,它是根据既定现实来分析它为什么是艺术,考虑的是对艺术这个词如何使用,分析美学的优点是还原到自然语言,语言有一个客观性、共识性和潜在的约定性。高老师还提及关于“艺术是什么”的争论,“艺术是事件”是一个可能的选择。此外,关于赝品是否具有价值的问题,如果两件艺术作品完全一致,仪器甚至原作者都无法区分,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它们的价值?这提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美学问题,即判断艺术的真假是否有意义。

高建平老师最后总结说,走出区分性的艺术定义,从“艺术不是什么”,到“艺术不仅是什么,还是什么”的模式,回到连续性的问题。杜威提出回到“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工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三种连续性,也许可加上,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的连续性。从“什么是艺术”到“艺术是什么”,再到“为什么要对艺术下定义?”这是新一层次的思考,给艺术下定义,是通过定义来表明一种艺术主张。归根结底,艺术还是要回到对社会生活的“介入”上来。

讲座互动环节,高建平老师就听众提出的关于新中国文艺发展过程,艺术体制和审美标准关系,赝品是否具有价值,手工业劳动中“半艺术性”的当代适用性,艺术的断裂性和差异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回答。高老师特别指出,在现代艺术体系观念中,很多东西都不是艺术,要重回连续性,所有这些都应该成为美学关注的对象。艺术要起救赎、滋养和介入的作用。不是说所有美的东西都是艺术,艺术还是在社会中作为某种独特的物,从它那发力改造社会。杜威说艺术是文明的美容院,它要成为文明本身。这还不够。艺术要起到对生活起“介入”的作用。

讲座最后,周宪教授对高建平老师的讲座进行总结。首先,高老师提到艺术定义只是表明我们艺术定义的立场和态度,定义本身并不是最重要,但通过定义可以做很多事情。其次,高老师讲的不是艺术的简单定义,而是追溯它的历史和考古学演变。艺术概念在中文、拉丁文、西语中的发展过程,因此历史考察非常重要。高老师告诉我们研究要回到现场,回到历史和语境去解释。第三,高老师指出艺术是什么,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分是由先锋派提出一个现代问题,高老师也提出了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最具启发性的是,我们如何通过定义来思考艺术,特别是高老师所提到杜威的连续性观点。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艺术的有机性,艺术原来生在很多东西中,它是有机的,后来慢慢被现代制度剥离出来,今天我们如何回归,高老师提出了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介入”,这才是未来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做理论研究很重要的责任是对于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周宪老师还谈到,有没有一个艺术定义的中国方案,希望年轻的学者去做。非西方的东西如何提供对于艺术新的界定,我们大量的古代资源如何与现代美学对接。如果我们能够将其中内容转化出来,可能就会有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这也是我们对于国际美学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