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

李永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郑海婷 薛静)9月16日至18日,“当代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本次会议是福建省社科界2022年学术年会分论坛之一,由福建省美学学会、福建社科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东南学术杂志社联合承办,来自省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郑东育在致辞中指出,审美文化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领域,审美共同体是凝聚共识的重要力量,基于中国语境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议题。福建社科院副院长刘小新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为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60余篇,选题视野开阔,围绕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内涵与意义、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学术史、审美共同体的文化实践、审美共同体视野下的学术研究、文本中的共同体想象等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研究的多维面向和开阔空间。

 

阐发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内涵与意义

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意义和内涵。《福建论坛》杂志社执行总编辑管宁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探讨了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共同体的现代意义,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吴树勤教授将审美共同体这一概念置于中华美学传统的视域中进行思考,通过对孔子“性与天道”问题的解析,探讨中华传统审美共同体理论的话语特色和价值内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朱盈蓓副教授以文论教材为切入点,梳理了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在文论教材实践中表现出的时代特质,强调当代文论教材书写应体现人民审美价值,积极参与打造民族审美共同体。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卫垒垒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案例,探讨了诺奖这种全球性奖项中所蕴含的审美共同体模式:每一种文化都是审美共同体的一个层面、角度和视域;不同文化之间共生共存,构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共同体;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互渗,推动共同体不断更新。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郑海婷副研究员对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共同体理论作了综合评述,着重围绕“感觉共同体”的理论出发点、理论可能性及其作为理论实践批判性范式的种种表现展开论述。

厦门大学中文系青年学者赵叶晴指出柏林特对人与环境在审美交互中的平等的理论论述是审美共同体理论的一条重要脉络。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学者苏立君结合巴塔耶、南希、布朗肖等人的理论学说,对后结构主义的“否定的共同体”观进行深入分析。上海大学文学院青年学者郭思恒立足德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分析朗西埃感觉共同体理论对康德“共同感”和席勒“游戏说”等古典美学理论的借鉴发挥。

 

探寻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学术史

本次论坛一如既往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问题,与会学者从学术史角度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探寻审美共同体研究的历史基础。

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杨健民研究员的《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当代实践》聚焦中国青年这一群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从早期实践到中国经验的融入再到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历程,认为当代文学青年需要有中国的经验、世界的眼光和批判性思维,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化。厦门大学中文系俞兆平教授以动态的研究视野来把握鲁迅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流变过程,指出鲁迅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发现自己的现实主义观念,形成了偏重于科学实证的“写实主义”“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和“现实底理想主义”三个阶段。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张开焱教授以李泽厚的实践种群论对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进行检讨,辩证分析了工具本体论的重要作用与片面性。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戴冠青教授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入对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强调促使中西文学理论共生与对话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

 

聚焦审美共同体文化实践

理论产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随着审美共同体理论的日益成熟,审美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在文化社会中形成相互映照、相辅相成的良性关系,如何运用审美共同体理论有效指导文化实践也成为本次论坛上热议的问题。

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刘桂茹副研究员选取了中华民族情感共同体建构的重要载体——福文化作为讨论角度,她认为福文化与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生活紧密交织,其中既有约定俗成的传统价值认同,也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现实主题,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构成了精神、历史、时代的三重链接。也有不少学者立足于地域审美共同体的文化背景展开论述。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的马琳娜等以媒体融合为时代背景,结合秦腔剧目节目创排、媒体互融、美学实践、传播途径等方面探讨秦腔艺术在共同体美学语境下的内容创新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的建构离不开新时代美育实践活动的大众化推广,尤其是针对中国年轻世代的美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也有不少学者从美育实践的角度来阐释审美共同体对人才教育的现实意义。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王伟教授认为,新主流戏曲继承和发展了“以美化人”的中华美学精神,对传承海丝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共识、建立文化认同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来自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宋妍副教授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呈现了新教改背景下“泉州地方戏曲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必要性,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以审美共同体为研究视野

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随着时代发展日益丰盈,逐渐成为阐释社会文化现象的热点视角,众多研究者以共同体为视角来审视审美理论和实践间无限的可能性,有效丰富了当代审美共同体理论的研究向度。

厦门大学中文系代迅教授从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高度来思考审美共同体的问题。他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艺术西渐与18世纪欧洲美学中国化》的发言中,讨论了中国风景美学观念与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美学之间的深度共鸣,中国风作为遥远的异域审美文化融入彼时的欧洲美学之中并起到了重要形塑作用,推动了对古典美学观念的突破,促进了欧洲美学的转折。厦门大学中文系杨春时教授的《艺术何以成为礼物》发言通过现象学解读礼物的本质,从而论述艺术作为礼物的哲学依据,认为在礼物文化日益消亡的今天,艺术作为存在的赠礼,打破了人与世界的隔离,实现了“人的交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田军副教授以审美共同体为阐释视角,揭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特质与意旨,认为关键在于晚明文人对自身日常生活审美趣味的维护和坚守。福建师范大学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尚光一则从审美共同体的视角来观照当代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现象,强调要创新思路举措,把网络文学打造成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闪亮名片。

 

阐发文本中的共同体想象

文学、电影等艺术文本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审美共同体想象,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审美取向与文化倾向,与会专家从具体的作家、作品或审美现象展开深入的个案分析与研究,通过对诗歌、小说、戏剧、电影、表演剧场等不同艺术文本的解读,呈现出审美共同体表现的多样形态。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周云龙教授分析了莎士比亚剧本《考利欧雷诺斯》中的共同体与世界观念,指出莎士比亚通过主人公马尔舍斯所追求的个体确定性与其作为罗马共同体一员的现实身份之间不兼容性的呈现,书写了欧洲迈进现代门槛时极端的断裂经验,从而以反讽的方式质疑了其所处时代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也有部分研究者从某一特殊类型或题材的创作入手,通过互文性研究来考察审美共同体在系列文本中的多元表现。福建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舒劼研究员从文本所呈现的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不同文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些关系的认知与既有共同体理论之间的矛盾,从这三个维度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对科技介入人类共同体之后的复杂状态的多角度书写,指出这些小说叙事呈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走向的关注和忧虑,也期盼更有生命力的批判性想象。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胡明贵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主要关注当代马克思主义审美共同体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实践,既有理论论述,又有对作家作品的多元阐释;既有整体上的概念把握,也有具体实践中的案例分析,表现出前瞻性的理论思索与现实性的实践指向。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美学相融合,推进美学研究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注入了新鲜的理论血液,拓展了审美共同体研究的理论空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