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四诗品》中的道家美学

来源:中国论文库

刘湛哲

 

摘要:司空图①是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他的《诗品》是文学理论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诗品》中,道家审美思想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结合文本,从语言上、思想上探究《诗品》所蕴含的道家美学。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司空图;道家;自然;虚静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批评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谈论道德,融宇宙人生为一体,他们的论述带有玄虚的气质,但却往往更能触及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形成了重审美、重艺术的一派。司空图作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和诗论家,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代表作《诗品》也与道家美学有着深刻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分析《诗品》中的道家渊源和道家美学,发掘其体现的道家美学精神。

  一、《诗品》中的道家渊源

  1.道家词语的应用司空图多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仅从《诗品》的文本解读,随处可见道家思想的火花,《雄浑》中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洗炼》中的,“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豪放》中的“由道返气,处得以狂”;《超诣》中的“少有道契,终与俗违”;《流动》中的“超超神明,返返冥无”等等。文中运用了许多道家的术语概念,如“素”、“性”、“真”、“道”等。在老庄的道家哲学中,“素”“性”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如《老子》第十九章中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庄子》马蹄篇中的“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司空图的诗学中,“素”“性”都具有相同的内涵,如《冲淡》中的“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疏野》中的“惟性所宅,真取弗羁”,“素”“性”则均是“道”的具体精神体现,使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心”,方能感受和掌握各种各样的审美对象,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意境”和“物镜”,才能认识美的事物,创造出诗的意境美。

在《诗品》中,光“道”之一词就出现过多次,除了如“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包含了一定的政治社会内容外,大多是指“自然”及“自然之道”,与“道家之道”含义基本相同,另外,诗品中的其它词语,如“天钧”、“妙契同尘”、“冷然希音”、“超以象外,得起还中”、“畸人乘真”等,都能探究和领略到道家精神的足迹。

2.道家意象的阐释

道家精神需要通过具体的意象才能传达给读者,司空图对“意象”的建构也极为重视,如《缜密》提出:“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宇生,造化已奇”,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明确的概念提出,视为创作的中心。

司空图注重诗人的审美感情在意象创造中的作用,尤为强调超然世外的“道心”方面,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多是“幽人”“畸人”“真人”等,这种玄虚的思维模式,明显的带有道家特色,稍显神秘晦涩,却有利于创作中的想象,能更好的把意象物化在作品中。同时,司空图还极力倡导和注重意象的“传神”,并且为之披上了一层玄虚的色彩,如《形容》中的“离形得似”,司空图的原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能拘泥于形似,应该有超越形貌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但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离形得似”并不意味着离开形象抽象出本质,把诗歌写成哲学讲义,而是要求通过“神”显示“形”,从而达到形神兼备。

除了对意象的重点论析,道家风格的意象化批评也是《诗品》的一大亮点,老子的“以天下观天下”,庄子的“藏天下于天下”,均强调物的自在自为之状态。《诗品》秉持道家的“以物观物”的要求来“以物取象”,其意象化的批评手法成为它独树一帜的叙述风格,学者张少康认为:意象批评的方法是“《诗品》的基本批评方法”②。学者袁行霈也评价说:“《诗品》在表达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带有感情特征的描绘代替思辩式的理论阐述,这种表达方式即所谓的‘比物取象,目击道存’,以物为比,取其象以显意境”③。《诗品》本身即是佳例,全文均为短小精悍的四言诗,却云集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并运用形象说理,其中《沉着》一则,更是通篇以意象联结而成。脱俗之人,不俗之景,在文中俯首可拾,这些意象化的批评方式,可以视作道家“任物自然”的表现,与道家主张万物不受干预、不受侵扰的观念相对应,司空图通过对现象进行表层化处理,通过还原事物的本真状态和自由品性,让笔下整个世界“物各自然”的共存于万象之中,使得读者的接受体是一系列自然妙造的景物人物,不受外界干扰,诗之妙趣与至理,即在意象之中。

《诗品》本身与它所阐发的理论是契合的,意象化的批评手法是其重要特色,意象组合与批评风格相映成趣,使形象和意境呈现的更有韵味,诗的语言在形象塑造上的优势被充分的发挥出来,《诗品》中这种以诗论诗的批评手法的启用,是内容和语言的双向选择,融道家意境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转贴于中国论文库 http://www.lwkoo

  二、《诗品》中的道家精神

  1.自然精神在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学艺术中,“自然”从来都是一个显赫的存在,是人们长久提倡和追求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注重“自然”的道家代表老庄哲学也往往被后人称之为自然的哲学,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看做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崇敬。

司空图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亦提倡自然本色之诗美。亦有专门一品《自然》,认为诗歌要写的自然,不能只追求生硬的用典和工律,应该“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为品诗者留下玩味咀嚼的余地,像幽人隐居空山、花开岁新、雨后采蘋那样悠闲自得,极力提倡“真与不夺,强得易贫”。此外,道家“自然”精神在其他篇目中均有显现,在《实境》中描绘“碧松之阴,荷樵听琴”的自然境界,认为对眼前事物的具体描写,即是实境,即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取语甚直,计思匪深”要求用语不必迂曲隐蔚,思考不必计深虑苦,这样才能“忽闻幽人,如见道心”,才能领略真正的自然之道。如果说《自然》一则强调意境和心态的话,《实境》所强调的则是自然本真,侧重于如实摹写,突出对所遇所写对象直接而真实的呈现,力求不加修饰的写实风采。

此外,司空图还特别重视民性民情的自然流露,以古朴淳厚的自然风格为美,如在《疏野》中言:“惟性所宅,真取弗羁”,认为诗人要随性所至,率性而发,不要受拘束和限制。诗人如果“适意”,就应该把自己的“意”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这种“适意”在《精神》、《冲淡》中也均有体现,司空图所要求的是一种自然、任真的状态,洒脱疏放又略显趣雅,不拘泥于世俗,呈现出一种精神上的“在野”,正如《疏野》中最后所言的“若其天放、如是得之”,这里所表现的审美思想与庄子的“天放”思想一脉相承的,诗人创作也只有遵循这种思维,追求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自然人格,才能创造出自然纯真的风格。

纵观《诗品》,道家“自然”之精神既有重点的表述,也有或隐或显的分散表现,既有对“自然”风格的强调,也有对“自然”意境的营造,是贯穿《诗品》的一种道家精神和审美理想。

2.虚静精神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又一个重要概念,“虚静”与老子所言之“道”和庄子所言之“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老子把“虚静”看做是理解事物内在规律的重要方法,《老子》第十六章中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认为只有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下,才能观察到万物归其本的情形,也就是万物归于“道”的状态。在《庄子》人世间篇中,也提及要“乘物以游心”、“虚而待物”,认为心中不要先有是非美丑的成见,应先让心虚静下来,才能很好的进行审美,从而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

司空图汲取了老庄淡名寡欲、崇尚自然的思想,构成了自身独有的审美规范和审美理想,他提倡创作心态的虚静,开篇《雄浑》一品中即要求诗人从虚无入手,以便认识体悟到诗美的存在,认为只有“返虚”,才能“真体内充”、“积健为雄”。这里的“虚”即是道家的“虚静”精神,诗人应获得虚明的心境,进而在此心境中自由创作,从而进入“道”的境界。而在《冲淡》一品中则要求“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要求创作主体要处之以静默,这亦是“悟道”的心态,心处虚静,方能体味到外界事物变化的奥秘,使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中保持心灵与精神的自由。在《诗品》中,司空图多次强调要居“素”守“虚”悟“真”,《高古》中说“虚伫神素,脱然畦封”,《洗炼》中说“体素储洁,乘月返真”,《形容》中说“绝伫灵素,少回清真”等等,都强调与世俗社会功名利禄相对的“素”、“虚”、“真”,强调虚静的自然本真,说明诗人必须修身养性,排除世俗干扰,虚而无藏,才能保持虚静的心境,与天机契合,从而达到主观精神和自然之道的和谐统一。

在司空图的如花妙笔下,虚亦静融汇于《诗品》本身所描绘的各种意象和意境中,处处体现了淡泊、宁静、清幽的和谐氛围,每品之中,都突出特点,由形及神,由象及意,生动而细腻的辨别了不同风格的美,但对“虚静”的要求确是始终如一的,《典雅》一则中身处茅屋的翩翩佳士,《纤穠》中远春时节深山流水旁的窈窕美人,这些通过文字构建而栩栩如生的画卷不仅阐明了司空图对虚静状态的想象,也能让读者在阅读文章发挥自身的审美想象,领略虚静的精神状态。

 结 语

  在对司空图《诗品》的解读中,我们随处可见道家精神的烙印,道家术语的大量应用和道家氛围的自然营造,道家精神中的自然、虚静精神辩证的、相辅相成而存在的,彼此之间互相渗透、联系紧密,自然能促使协助虚静精神的产生和表达,虚静也是自然精神形成的重要因素,同时,自然、虚静的阐释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内涵丰富的,这种复杂的多重维度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解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