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学术研讨会 暨2016年北京美学会年会召开

 

2016年11月12日,“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北京美学会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美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承办。会议分为开幕式、工作报告、学术研讨会和闭幕式四部分。来自三十余所科研机构、高校、出版社和文化基金会的专家及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和年会。与会专家就2015-2016年北京美学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img_0019

一、开幕式

开幕式由北京美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成纪主持。首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韦蔚教授致辞,她热烈欢迎北京美学会年会来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并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美学和美育的发展现状,同时预祝此次研讨会和年会顺利进行。然后,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徐碧辉代表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致辞。徐碧辉研究员认为换届后北京美学会的工作有了起色,活动较多,她对中华美学学会和北京美学会的密切联系表示高度的赞赏,同时呼吁与会专家更加关注美学基础性理论的研究。随后,北京美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宋瑾致辞,他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承办北京美学会年会表示真诚的感谢,并重点阐述了此次会议的主题“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意义,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img_3355

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主持

img_3366

北京师范大学韦蔚教授致辞

img_3372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徐碧辉研究员致辞

img_3382

北京美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宋瑾致辞

二、2015-2016年北京美学会工作报告

北京美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红代表北京美学会做了2015-2016年北京美学会工作报告。北京美学会在2015年6月14日换届选举之后,开展了多项工作和活动,主要内容有学术研讨会、北京市社科联活动、审美欣赏活动以及其他活动。在工作报告的最后,史红秘书长对北京美学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

img_3436

秘书长史红教授代表北京美学会做工作报告

三、学术研讨会

本次以“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共分四小节,每一小节有一名主持人、一名评议人和3-6名专家组成。

第一小节学术研讨会由孙伟科主持,贾静担任评议人。中国社科院的徐碧辉研究员以“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镜象”为主标题,以“后现代语境下美的本质的再探索”为副标题,提出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美是一种主客合一的、包含诸意象、情象和物象的境象。中国人民大学余开亮教授就中国古代“文道观”的思维模式,即“文质模式”和“体用模式”,对当代美学价值进行了解释。“文质模式”所主张的言之成物,承载现实性内容的文化在今天依然有很大意义。“体用模式”强调文艺与生存境遇的关联,有利于当代文艺重新回归对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精神的关注。首都师范大学史红教授从宏观的角度对美学生态现状进行了描绘与分析。另外,她还对美学生态的具体变量进行了量化研究,实现了对美学学科的科学把握,并提出绘制美学学科发展地图的想法。中国戏曲学院孙焘副教授倡导在座专家和学者都面向当代现实进行美学理论研究,他认为艺术的新发展和个人精神的普遍提升为当代中国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同时也提出了全面而深刻地反思“心灵”的新任务。

img_0026

img_0108

第一小节由孙伟科主持,贾静担任评议人(一行左至右)

img_3422 img_3424 img_3437 img_3444

第一小节发言学者(二行从左上至右下)徐碧辉、余开亮、史红、孙焘

第二小节学术研讨会由林琳主持,徐辉担任评议人。首都师范大学魏家川教授根据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提出宇宙是一个超大的能量场,能量波以各种形态形成不同的信息,而能量和信息的变形恰是审美可能性、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形式美感的根本保证。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就发声媒介及表演的变化对曲调风格的影响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演讲。他指出,同一旋律,通过不同乐器、歌唱的表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甚至会变得面目全非,成为不同的音乐,同时他举出了许多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生动的音乐实例来加以证实,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与一致赞同。北京印刷学院龚小凡教授以其得天独厚的的资源优势关于1949-1966年的书籍设计发展的研究提出建国十七年的书籍封面设计表现为一种去个人化、大众化的民族化表达。img_0084

img_8209第二小节学术研讨会由林琳主持,徐辉担任评议人

 

img_3483img_0113

img_3510

第二小节发言学者(自上而下)魏家川、宋瑾、龚小凡

第三小节学术研讨会由魏家川主持,刘志梅担任评议人。中国戏曲学院王九成教授以魏晋美学思想与编剧艺术为题,对文艺的泛娱乐化和文化的鸡汤化现象进行了自我意识的反思,并通过魏晋书画美学和《文心雕龙》的现代意识来试图扭转泛娱乐化和鸡汤化现象。北京舞蹈学院金浩教授从《爱莲说》和《月满春江》两部舞蹈作品的表演中阐释其深刻的美学原则,认为中国古典舞蹈唯有蕴含着中国古典美学精神才有可能成为艺术精品。中国艺术研究院林琳副研究员表示古琴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诗意生活方式,历来为先贤所器重,具有中性灵修养特点,具有前瞻性的价值,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至高成就,然而,“器道一体”的古琴艺术发展现在困境重重,传承、复兴古琴文脉以及琴道的精神成为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针对现代古琴史家一般重魏晋以降而轻先秦两汉的现象提出新的判断与独到见解,他认为古琴与士人精神来自西周礼制的外在强制,春秋战国的礼崩为古琴价值突显提供了契机,两汉时期,士人的形成,直接导致琴艺的繁荣,并确定了琴以合天、修德、宣悲、挑欲、娱情五大价值。他的观点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 特别是关于古琴”挑欲“的问题,大家发表了不同见解。

img_0096 img_0110

第三小节学术研讨会由魏家川主持,刘志梅担任评议人

img_0057 img_0080 img_0084 img_0092

第三小节发言学者(左上至右下)王九成、金浩、林琳、刘成纪

第四小节学术研讨会由王九成主持,龚小凡担任评议人。北京师范大学易冬冬博士提出丧礼一方面是对人之悲感的抒发和满足,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规划着人的悲哀之情的表现。这种规划体现为“无过不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自然天道”。北京师范大学黄文杰教授以美之本体与美作为信仰之合法性证明为题,认为美之本体具有制约着美学学科之合法性及其继续存在的必要性。美学是自由学,美是绝对自由价值的感性显现。美作为信仰分别可以从实在论、在世论、还原论和境界论四个维度获得合法性证明。北京大学陈少卉博士认为理论的滞后是中国近现代绘画之价值得不到合理评价的原因,应当寻找一种本来就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并与近现代中国绘画思想相契合的范畴和理论。“侠气”的提出就是这种新的探索。江西教育学院刘法民教授介绍了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莫言文学中怪诞审美形态功能价值研究》,认为莫言文学怪诞的总体功能价值是:制造震撼、神奇、智慧、情趣、愉悦欣赏;制造轻松、清解严肃;自造吸引、争抢注意;制造好笑、否定丑恶。北京工商大学林刚教授根据美育教学实践和社会现象谈论了美育的重要性,倡导美育走进大学课堂,以提升人生修养。中华美学文化基金会副会长牛锐对中华美学文化基金会进行了全方位介绍,提出一种从“我的美学”到“我们的美学”的构想。

img_0062 img_3510

第四小节学术研讨会由王九成主持,龚小凡担任评议人

img_8271 img_0125

img_8278 img_8309 img_8221 img_8312

第四小节发言学者(上至下、左至右)易冬冬、黄文杰、陈少卉、刘法民、林刚、牛锐

四、闭幕式

刘成纪副会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发言,他认为北京美学会呈现出新气象:履行了对社会的责任,对学科的使命;促进了北京美学会学者的交流;促进了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北京美学会凭着自身的优越性,定将创造新的辉煌。

宋瑾会长充分肯定这次会议的成果,并安排了北京美学会的新工作,又再次表达了对承办方的感谢,最后宣布“当前美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北京美学会年会圆满闭幕。img_8250img_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