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符号——舞剧《孔子》观后感

文/程广云

我都忘了是怎么知道舞剧《孔子》的,原以为孔子不适合舞剧表现,结果远超预期,在iPad上连看多遍,爱不释手。此次到国家大剧院去现场观看中国歌剧舞剧院表演,了却一桩心愿。

 微信图片_20180828234930

孔子第七十七代大宗户80后女性孔德辛导演。2013年首演版胡阳主演孔子,颠覆了人们对于孔子懦弱迂腐的印象,更接近于精通六艺、文武双全和刚柔并济的孔子本真形象。只是胡阳比较瘦弱矮小一些,相比传说中的孔子高大威猛形象距离甚远。这次演出换了一个演员,个头倒是有所提高,但是表现能力似乎有所下降。除了孔子之外,还有三个虚拟形象——公、臣、妃。妃的形象让人联想南子。2013年首演版唐诗逸主演妃,十分优秀。这次换了两个演员,同样感觉美中不足。也许是我的苛求,或者是我的前见,影响了我的印象罢!

 微信图片_20180828234937

舞剧《孔子》由“序 • 问”“乱世”“绝粮”“大同”“仁殇”“尾声 •乐”六部分构成,舞蹈演员身着汉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行云流水,恢宏磅礴。整个剧情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切换,尤其“大同”以后后半部分更是精彩纷呈,通过音乐舞蹈演绎了中华民族的大同梦想,演绎了孔子及其孔门弟子为求大道,矢志不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高风亮节。“采薇”“玉人”和“幽兰操”等节更是意味隽永。杏林背景亦是富丽堂皇,若即若离,如梦如幻。

 微信图片_20180828234940

舞剧《孔子》无疑是当代中国舞蹈作品的经典。它充分开发了汉服的音乐性和舞蹈性,复兴了中国古典礼乐精神,是谓传世力作。整部作品在舞蹈、音乐、歌唱、服装、道具、布景、灯光各种设计上几已达到了尽善尽美、完善完美的地步。在剧情上,2016年版似乎就删去了2013年版祭祀仪式、魔怪场景,取而代之的是苛政战乱、民生疾苦。整部作品感人至深,动人心弦。

 微信图片_20180828235006

我曾经向若干儒教朋友推荐这部作品,迄今未得他们明确认可;亦向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主办方推荐,当然人微言轻,未得他们认真考虑。但是无论在视频弹幕里,还是在现场观众中,你都可以感受这部作品所获得的巨大反响。众所周知,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符号。但是相比耶稣具有众多艺术表现经典而言,孔子迄今为止所完成的艺术表现,如影视等,微不足道。舞剧《孔子》负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符号,走出国门,传于后世,当之无愧!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部作品应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舞剧艺术所取得的最高成就,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是真正的新时代新气象。其经典地位已无可动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采薇》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伤不逢时,寄猗兰作操。)

 

——孔子《幽兰操》

 

 

(最后一句并非孔子原作,“寄兰作操”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