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微时代的文艺批评话语

潘玥斐

dgasdgsadgasdger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各种“微媒介”纷至沓来,“微时代”成为高频词。近日,围绕微时代文艺批评呈现出的新格局,以及文艺批评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理性与感性批评共存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文艺批评活动带来新的机遇。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胜认为,数字技术改变了文艺批评生产方式与传播形态。一方面,由于微时代文化传播的即时化与发散性,原本以理性分析和知识建构为依据的文艺批评活动,淡化了价值经验的积淀,日益平面化。另一方面,由于微时代文化风格的碎片化和文化整体性的缺失,“截取”和“放大”人的日常经验片段,成为文艺批评活动的当下方式。此外,微时代信息交互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带来了文艺批评活动的主体置换。文艺批评呈现出专业与非专业、知识与非知识批评交互的特点,专业性的知识批评不再具有唯一性。

从媒介文化的角度看,微时代是数字化媒介演进到移动互联网络阶段的一种社会文化表现。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光表示,如果脱离了对微媒介环境的探究,针对微时代文艺批评的讨论,将无法进行。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看来,与传统的文艺批评载体渠道相比,微时代参与者的参与渠道更加丰富多样,体现出文艺批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艺批评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许苗苗表示,微时代文艺批评的新特质是由媒介变迁而来。新媒介参与者众多、观点角度零散、表达方式多样等特点,让文艺批评不再呈现出以往理性整一、在共同话语层面内评论的状况,而是情感反应和理性批评共存,片言只语和长篇大论并存。

准确把握价值方向

谈到当前文艺批评面临的挑战时,王德胜总结了两个方面。第一,微时代文艺批评场域和对象的改变,突出了对文艺批评功能实践转换的要求。由海量信息大面积交互转移及其广泛播散所构造的微时代文艺实践形态的扩张,改变了文艺批评的存在场域,也改变了作为批评对象的文艺活动本身。第二,文艺批评的核心价值引领、人文精神导向、激浊扬清等功能,在碎片化文化空间中难以得到有效彰显,弱化了文艺批评的价值引导力度与效度。因此,重新定位微时代文艺批评的价值功能、准确把握微时代文艺批评的价值方向、提升文艺批评价值引导的实际效力,就成为我们当前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微媒介环境对文艺批评的当代转型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杨光表示,传统文艺批评张扬的静观式美学立场遭遇前所未有的排斥,导致文艺批评出现了主体微众化、风格多样化、话语娱乐化、形态碎裂化和价值立场模糊化等诸多问题。

在当前全民参与文艺批评的微时代,出现过情绪化反应造成的混战。在许苗苗看来,由于网络媒体能在一个题目下聚合多种表达手段,可能会使学科化的专业讨论弥散成社会话题。文艺批评的边界从专业化的、文学艺术的概念,转变成模糊的整体概念。虽然跨界参与有利于打破话语垄断,使讨论更有活力,但也容易造成言语的混战,参与者自说自话或者选边站队的情况十分常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面对微时代文艺批评所面临的挑战,许苗苗认为,最为迫切的是在充分了解批评对象的基础上,通晓各类媒介表达方式内在的话语逻辑,避免被情绪控制和主导。在基于大众整体媒介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构建表达方式更加明确、逻辑线索清晰有力的文艺批评话语。

如何实现当代文艺批评在新时代的繁荣,杨光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打破文艺批评的技术隔膜,对微文学、微电影等微文艺及其媒介景深展开具体分析批判,构建微时代文艺的现代技艺批评理论。第二,丰富文艺批评的话语构成,从媒介美学、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文艺批评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多元资源中汲取话语分析工具、概念范畴,以扭转微时代文艺批评的“失语”现状。第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探索建立融审美、技术、社会、经济、文化为一体的微时代文艺批评价值评价体系。

在胡智锋看来,积极鼓励微时代的文艺批评活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参与进来,成为文艺批评的主体。加强适当的监管,对于违规违法的平台或者言论要严格监控、严肃处理。同时,加强引导,以标杆性的文艺批评引领大众化的文艺批评。

 

记者 潘玥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