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编写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史晓林 张雨楠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史晓林 记者张雨楠)2019年4月27日上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编写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积淀,马克思主义美学正在迎来自身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学科与教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作为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建的重要项目之一,《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编写对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庆文、副院长王建刚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宝贵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傅其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彦顺教授、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安新文、延安大学文学院刘鑫副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林玮副教授等教材编委会的主要成员参会,教材编写研讨会由王杰主持。

王庆文、王建刚首先致欢迎辞。王庆文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强调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编写的重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在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马克思美学话语实践上的重要意义。王建刚结合学校和学院近几年的工作部署,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作为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大学合作共建项目的重要价值,并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马列文论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视域:是经典还是现当代的发展形态”“知识的公共性和学术的个人性”等问题对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王杰就教材的写作背景做简要介绍。他指出,美学问题在当代中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到“美”和“美学”,如“美好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等基本美学问题,这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对艺术实践的指导性价值,又有对文艺发展与中华文化复兴的战略思考。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编写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能够更好地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建设。同时,作为浙江省委宣传部与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共建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面向本科生的教材,受到学校高度重视。王杰也点明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编写的困难性,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概念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能编写出一部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界“立得住”的教材。

针对如何编写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各位学者展开热烈讨论,明确了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刘彦顺指出,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关注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问题、经典问题;张宝贵提出,要明确马克主义美学研究对象,既要体现美学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又要体现其独有特征;王杰认为,要注意动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关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傅其林谈到,教材编写需立足中国本土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实践;刘鑫提出,要激活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批评的当代力量;林玮表示,要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以至未来的发展,并将之与中国现代社会中新现象、新问题相结合,应用到新科技、新媒介、智能时代;安新文从编辑角度,就教材的出版与发行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教材编写在重视深度的同时,注重现代化与通俗化。

教材参编学者将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撰写任务,在此基础上,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新时代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教材,为繁荣新时代美学理论建设、艺术批评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1904281350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史晓林 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