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百年:历程反思与未来展望

李秀伟 岳洋

2

图为研讨会现场

2019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室在京举办了主题为“反思美学在华百年发展历程、展望美学未来发展方向”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的研究人员和哲学所在读博士后、研究生等近30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共分为三个环节,前两个环节是围绕主题发言和讨论,最后是绕《美学》以及如何办好学术刊物进行探讨。

徐碧辉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以及宗旨。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本次会议旨在从美学上反思一百年来国内美学的思想历程、学科发展。她指出,从思想文化上来说,启蒙与救亡的主题双重变奏,到今天,启蒙的任务并未完结,现代性建设任务艰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今天仍然不过时,在这个过程中,美学一直参与其中,起到独到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徐碧辉率先发言。她说,从纯粹理论和学科定义上看,百年来完全属于中国原创的美学学说,尚且少有。但从百年中国美学的历程来看,从百年中国美学介入社会、推进社会的现代性发展、推动传统中国融入现代自由、民主和普遍性人道关怀的世界文明潮流中的作用来看,百年美学至少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果:(一)对审美无功利的坚决维护和多方面论述。美学前辈们态度坚决地维护审美的无功利性,是因为他们期待美的这种非功利性可以洗涮人心污浊,改造国民素质,提升国民文明水平。(二)对审美现代性的强调。一方面,美被看作是超功利的,另一方面,这种超功利的审美却被赋予沉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呼唤现代性,改造国民性。20世纪在其曲折艰难的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始终活跃着美学的影子。(三)创立独具中国特色的、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由为核心、以包含美善相融的审美形而上学为旨归的中国实践美学。这是百年中国美学最具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成果,是欧洲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融汇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同时又有世界眼光的理论成果。它不仅融贯中西,也汇通古今。(四)审美教育成为社会共识。从蔡元培开始,先贤们一代又一代,呼吁普及审美教育,蔡元培作为当年北大校长亲自开设美学课,指导学生创立各种道德和艺术方面的研究会,在各种场合呼吁美育的重要性,翻译介绍康德、叔本华等人的美学著作,掀起了20世纪第一次美学热,或者叫做“美育热”。80年代以来,开展审美教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接下来,学者们围绕着“百年美学”、“当前美学的问题”、“美学今后的走向”等话题展开了自由发言。

3

图为研讨会现场学者自由发言

自“五四”运动以来,美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转浮沉。在对西方美学理论和方法的融合及转化中,美学研究者们既从中国哲学、艺术和艺术史等角度梳理了我国丰厚的美学资源,又在理论系统上丰富了自身,促成了对美学学科建设的自觉。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美学介于理性和感性的张力,一方面是我国美学研究的困难所在,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思考的余地:究竟是奉哲学思辨为使命,还是从感性的人文传统出发?究竟是更多地以感性体验为研究方法,还是回到抽象的哲学思辨中去?这成为了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北京大学教授章启群强调,美学学科的特殊性即它既涉及对艺术的感性经验,又不能脱离哲学理论的根基。因此,他指出:“美学研究不仅要研究哲学基本问题,还要研究与美相关的问题,包括艺术史。因此比哲学其他学科例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等难度更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祝东力也指出了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的研究对象的模糊性。他认为,感性的基础、沉浸式体验既是美学方法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是阻碍其进行理论深入的一个屏障。他主张,美学研究者亟需补理性的因果链意识,以弥补美学方法的先天不足。对美学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强调,通过探讨百年来美学学科在华出现艺术美学偏向的原因,他更倾向于把艺术理论和人生的信仰问题结合起来,丰富美学研究的方法,而非仅仅停留在艺术理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韩德民认为,美学学科的引进,提供了观照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新视角,但与此同时,就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现代阐释而言,学科化的美学所可能造成的遮蔽效应也不容忽视,他认为,未来美学研究依托“审美”这种观念展开,也许是比依托“美学”这个学科平台更明智。

除了对感性和理性的研究方法予以讨论外,学者们还对中西美学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反思我国美学研究的薄弱之处,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美学研究的独特性予以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聂振斌在中西美学精神的辨析中,结合对中西美学在美学研究的终极追求、美感论的不同、艺术创作的机制不同,以及“身体美学”还是“生命美学”等方面不同的思考,提出应从中国美学集理性与感性于一身的特殊性上着手对中国美学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王柯平指出了百年来国内享有一定认同感的两种美学理论,即王国维的“境界说”和李泽厚的“积淀说”,然后分析了它们的影响。他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残缺,到相对完整,到今天的不断丰富。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杨平谈到了国内美学学科位置的问题:与西方哲学语境及中国哲学语境的双重隔膜。他认为,一方面,百年美学是西学东渐的过程,更多地依赖于二手的研究文献,而没有回到西方哲学的原始语境;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一字千金”的传统在美学学科的建设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承继。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反思中,杨平认为我们应当回到两个传统,即西方的传统和中国的传统,从而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养分。基于对中西语言隔阂的学术自觉,以及对国内原创性焦虑的意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黄应全指出了美学研究的两大难题,即:国内的美学研究既需要克服语言的障碍,也需要警惕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胡继华借用高尔泰的“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论述,指出保持对原创权威性的质疑,也许能在方法论上为美学研究带来新的气象。

4

图为研讨会现场

中国美学和中国美学史是我国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自“五四”时期第一代美学研究者引介西方美学理论,并将之与中国传统哲学加以融汇以来,我国的美学研究既倾力于对理论的探索,也有意识地深入到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腹地中,以实现对我国美学学科有意识的建设。如何以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为根基,集萃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以深化对中国美学史和中国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也成为此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成纪反对“一句话把中国美学说完”。他认为,中国美学史的书写必须从史料中介入,而不应当用范畴对之进行抽象的梳理。他强调,应以世界的视野来看待中国美学研究,杜绝持中国本位和西方本位。南开大学教授薛富兴则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两点:第一,是更应关注中华审美的独特文化背景,还是更应重视中华审美的规律?第二,是更应关注中华审美的文化个性,还是更应重视中华独特审美材料中所体现的人类普遍的审美规律?针对这两个问题,他认为,应当持一种普遍性的研究视野来把握中华古代审美之内在规律。在对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的争辩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建军副研究员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通过回顾百年美学的研究路径,从20世纪初王国维和宗白华先生更关注中国美学的普遍性,到现在的研究更强调中国美学的特殊性,他指出这一研究路径的变化值得我们反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将中国百年美学史的书写核心归结于再造一个中华审美文明的问题。在他看来,作为由感性认识论发端的“美学”不仅应当是“感”学,更应是“觉”学。在此意义上,刘悦笛希望能为中国美学史提供一种新的书写范式、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在感性和理性之辩、中西之辩、古今之辩等问题的展开中,美学学科的建设不仅涉及到百年来美学研究所提供的线索,而且不可避免地介入到现时代的一些前沿话题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模式、研究精度等方面,探讨了大数据问题对美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史红希望借助于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拓展美学研究的领域、推动美学研究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何博超同样关注到人工智能、神经问题等前沿问题对美学研究的影响。他认为,现时代的美学研究不再只考量传统的“无功利”,而必将更多地关切到如何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建立基础的问题。何博超认为,通过研究前沿问题,使大家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并进入一个普遍的研究话语,是实现美学研究向现代转型的基础和可能。

除了围绕“反思美学在华百年发展历程、展望美学未来发展方向”这一主题,本次研讨会的自由讨论亦相当热烈。专家学者们既分享了彼此的治学经验,又在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既表达了对美学研究的一些共识,又在提问与回应中促成新的问题意识,深化了对主题的探究。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研究员梁梅针对王一川和祝东力的发言, 抒发了自己感想。从自身做设计美学的经历出发,梁梅认同王一川对艺术美学的信心,但对祝东力关于“美学研究者要恶补理性的因果链意识”,表示“有些压力”。祝东力随后对这个问题予以了澄清,强调并不是说学美学就必须要学哲学。章启群教授也表达了美学研究相与哲学学科基础的困难。卢春红研究员从个人研究的经历出发,对章启群关于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的复杂关系的分析表示深有感触,表达了对美学研究游走于理性和感性之间以及美学研究价值所在的看法。就王一川谈及的艺术美学的主流性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艺术美学的问题在于没有像西方美学那样,把美学放到一个体系中去。就刘成纪提出的语言的话语权问题,王柯平认为关键概念还是要回到原初的语境中去。薛富兴则对刘成纪关于中国美学的普遍性问题的发言作了回应。他认为,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材料出发,实事求是,能提出什么结论就提出什么结论。刘成纪坚持关于“中国美学依托的是普遍性”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道:成熟的文明对于相关问题的思考都是普遍性的。中国不是以国家观念来界定的,而是天下观念,所以具有一种普遍性。

最后,徐碧辉介绍了哲学所美学室编辑《美学》辑刊的具体情况,并请各位专家就如何办好这一刊物提出建议。她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平台,既反思美学百年发展历程,又继承前辈的成果和中国美学的精神传统,在对时代前沿话题予以一定的观照中,从历史传统和时代思潮两个视角的交汇中,促进我国美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5

图为与会专家合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秀伟 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