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扬州美学年会开幕致辞

1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国内外美学界的朋友:

很高兴与各位在扬州见面。扬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名城。今年春天,我到北京火车南站,看到那里有一个巨大醒目的广告:盛世下扬州,套用了古诗“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句式。其实,扬州不仅是烟花三月才美,而是四时都美。今年,我们来这里欣赏秋日扬州的景色。扬州有瘦西湖、二十四桥,有个园、何园,还有其他很多私家小园林。有人问我,扬州园林与北京园林相比如何。我说,北京的园林是皇家园林,像汉代的大赋,琳琅满目,辉煌壮丽,而扬州的园林是私家园林,像抒情小诗,秀丽清雅,意境深远。扬州还有大明寺,一千多年前鉴真大和尚从这里出发,东渡日本,传去了佛教文化。扬州还有高旻寺,号称禅宗最高学府,虽曾遭受毁坏,但最近一些年成功重修。扬州还有一些古墓,有汉广陵王墓,隋炀帝墓,伊斯兰圣人普哈丁墓,墓地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可发思古之幽情。

这次会议的文件袋里,放了两本杂志。一本是《中国文学批评》今年第三期。这份杂志倡导一种精神,即理论与批评的结合。中国的理论界与批评界有着学科上的隔阂,学科间划地为牢,还自以为是,认为这才是真学问。这份杂志就是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之风,改变这种状态,呼唤理论与批评的深度,呼唤理论与批评在相互结合中的发展。在这份文件袋中,还有一本《外国美学》。中国美学界的学者们都对这份集刊有深厚感情,它培养了两代中国美学家。坚持办好这份集刊也表明,我不是不要研究外国美学,也不是有人所歪曲的那样,我要在理论界“驱除鞑虏”,而是要面向中国美学发展的需要,批判地借鉴研究西方美学,同时研究非西方的外国美学,在一带一路的新的地理观的思路下,广泛吸收各国的美学,为发展中国美学服务。

这几天正在看我主编的一套四卷本的《20世纪中国美学史》的书稿。面对中国美学一百年的历程,感慨万千。其间几经起伏,经过最近一些年的努力,美学这个学科在中国正在升温,新的一轮美学热正在兴起。四天前,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纪念习总书记发表关于文艺的讲话两周年。在这次讲话中,习总书记提到,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文学艺术作品。美学迎来了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这些人要趁势而上。美学研究者要做一些事。《中国文学批评》的今年第四期,将推出在座的一些专家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文章。我们还要利用更多的机会,建设更多的平台,发表更多的美学研究的成果。中国的美学,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希望我们能共同进行学术建设,学科建设,学术平台建设。

这份文件袋里,还有一份《中华美学学会通讯》,徐碧辉和王莹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时隔六年,这份通讯终于重刊,也标志着中华美学学会的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正轨。在这期的通讯中,介绍了去年冬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介绍了夏天在韩国举行的世界美学大会,介绍了秋天在杭州举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从《通讯》中可以看到,这些年美学的活动越来越多,美学研究界非常活跃。特别要提的是,这份通讯的印刷,得到了扬州大学文学院的支持。

在文件袋里,还有一份扬州大学文学院简介。非常荣幸,在校友的名录中,将我的名字列在其中。扬州是我的家乡,这里是我的母校,这里有我的老师和同学。当年,我在欧洲留学时,发现欧洲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同事可请你到饭店吃饭,朋友才请你到家里来坐坐。请到家是一种心意,在家里见到朋友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当年,江泽民主席到访法国。法国总统希拉克请江主席到他的家乡作客;作为回请,在希拉克访华时,江主席就请希拉克总统到扬州来。成功地进行了家乡的互访。总统与主席交朋友是如此,同样,我们美学研究者交朋友也是如此。请到我的家乡来,我在家乡欢迎你们。

祝各位在扬州生活愉快,大饱眼福,大饱口福。祝各位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