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类型公共艺术中艺术与公众的关系重塑

廖雨声

微信图片_20190424200144

2019年1月6日,由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当代艺术创新”“当代中国艺术的美学风格”、“当代艺术中的悲剧人文主义”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版》作了会议报道,并于2019年3月5日专版刊载了四篇会议论文。

艺术与公众的关系,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艺术作品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在艺术发展史中,古典艺术要么被私人收藏,要么被陈列在美术馆、展览馆里。公众中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进入这些场所,与艺术发生关联。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是高高在上的,被人称为“庙堂艺术”。公共艺术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艺术与公众的关系。传统的公共艺术,将艺术品从美术馆和展览馆移到了城市广场、公园、购物中心、观光街区等公共空间中,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艺术,从而改善着艺术与公众的关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参与度非常值得怀疑。公众还是作为旁观者和欣赏者,默默地站在街头,相对漠然地注视着这些公共艺术。绝大部分的人不会认为公共艺术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也很少去思考它。所以我们可以说,传统的公共艺术改变的只是艺术传播的方式,并未真正有效地改变艺术与公众的关系,艺术效果的实现也就非常有限。

近三四十年出现的新类型公共艺术(New Genre Public Art)由于其全新的艺术理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推动着公共艺术的当代发展,重新塑造着艺术与公众的关系。所谓新类型公共艺术,是与传统的公共艺术相对的一种公共艺术,它首先出现在美国,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与地区。欧洲、包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美国人苏珊·蕾西(Suzanne Lacy)是较早提倡新类型公共艺术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反思艺术家,艺术家吴玛俐在台湾积极倡导此种类型艺术,并获得了官方与艺术界的积极响应,邹乔、刘飞等人也在大陆积极推进着它的发展。新类型公共艺术发生在以社区为主的公共空间,以公共议题为导向,强调公众参与,积极介入社区建设,因此也称作公民艺术、参与式艺术、对话式艺术、社会介入艺术等等。它将一些公共关注的议题转化为艺术语言,用美学的方式与社区建设相结合,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社会性艺术。其艺术形式非常广泛,社区设计、剧场展示、区域规划、舞蹈表演等各种形式都被容纳其中。综观新类型公共艺术,其理念与形式的创新最终是通过对艺术与公众关系的重塑来推进公共艺术的发展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新类型公众艺术关注的是公共议题,因其涉及到公众的基本利益,满足公众的需求,所以公众能主动地参与到艺术中。现代主义艺术提倡“艺术为艺术”,艺术家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情感与理念来完成作品,艺术本质上是属于个体的。它明确反对艺术的具体社会功用,更不用说关注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了。20世纪的先锋艺术反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强调艺术改变世界。但同时,先锋还意味着高度的现代主义,其最具实验性的艺术形式却天然地将艺术与公众隔离开来。新类型公共艺术则强调“介入性”(Engagement),它邀请公众以审美的方式介入他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诸如青少年、社会边缘人、族群、环境污染、垃圾处理、艾滋病、社区治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平民的,与日常生活相融的。它摒弃了公共艺术中常有的“宏大叙事”——比如公共艺术经常围绕着当地的英雄、名人,为这些人树立雕塑,建造纪念碑——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公众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艺术中来。

其次,新类型公共艺术强调艺术与社群的互动,公众更能有效地参与到艺术中。现代主义美学强调天才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艺术,是精英的艺术。在艺术创作的环节上,艺术与公众没有任何关系。针对这种情况,20世纪的很多实验艺术流派都强调公众的参与,要将艺术从少数人把持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是由于艺术观念的前卫性与艺术语言的实验性,公众因对艺术理解的有限性而使得参与的有效性产生诸多限制,公众一定程度上还只是观众。新类型公共艺术立足于社区,使用公众能够理解的通俗艺术形式,将艺术与公众生活更深层次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艺术与公众的互动。在这种情景下,艺术家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艺术家不再是独语者,失去了其权威的地位,变成了倾听者,倾听艺术创作过程中公众的各种声音。在此基础上,他与公众一起构成创作的核心。著名艺术家叶蕾蕾早期在费城的社区艺术实践完全是靠社区的居民完成的,策展人吴玛莉在2006年在社区艺术中也提出“艺术家变为居民,居民变为艺术家”的口号。社区居民、公众团体作为重要的力量,有效地参与到艺术中来,形成互动。他们完成着艺术,艺术也在重新塑造着他们的身份。

第三,新类型公共艺术塑造着本质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公众与艺术的融合。公共空间不仅是具体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更代表了一种包容性,是民主、开放、沟通、交流的精神氛围。艺术一般最终都呈现为物的存在,也就是产生一个具体的艺术作品。新类型公共艺术形成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社区空间,同时还致力于营造无形的公共沟通场域。这个空间能够形成独特的自由、民主、开放的精神文化氛围。在其中,人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没有统一的情感。同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交流,相互聆听的。公共沟通场域的营造能够有效改变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隔绝联系的状况。人们也可以就公共事务进行商讨,没有艺术家的高高在上,公众的多元观点都能够被容纳。新类型公共艺术将公共性交到了公众的手中,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实现了艺术与公众的融合,重新塑造了二者的关系。

新类型公共艺术满足公众的需求,反映公众的日常生活情态,将公众的感觉、情感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审美的途径重新塑造着公众与艺术的关系。同时,它也改变着公众的感觉结构,实现着朗西埃所谓的“感觉的重新分配”,从而实现新的平等。

作者介绍:廖雨声,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5ZDB0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