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从中西文艺看人与自然”线上讲座成功举行

张隆溪

 

2020年7月6日上午,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学术系列讲座”第八十九期、线上讲座第六期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举办。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先生以“从中西文艺看人与自然”为题做学术报告。讲座由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副院长李健教授主持。

u=1820971436,2978161115&fm=26&gp=0

张隆溪教授从语言问题着手,指出中西文明早期对语言都高度重视而且观念一致。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有逻各斯(logos)的动物”,伽达默尔认为,古希腊文中的logos具有语言的含义,上述命题应当指“人是有语言的动物”。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写道:“道可道,非常道。”钱锺书先生指出,“道”兼具“理”与“言”的双重内涵。中国古代对语言文字的创造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有深刻认识。高诱注《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原因在于文字的产生使得“诈伪萌生”,人类生活脱离了自然的状态。这种的观念体现的是道家学说,而儒家荀子则肯定人的创造(包括语言文字)对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语言文字为先决条件的人类文明的进步,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人类因而能够反观自然,并对自然产生审美态度。在远古时期,自然作为恶劣的生存环境,“火烂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淮南子·览冥训》),尚不存在自然美的观念。中西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表现都是比较晚近才出现的。

u=4162570705,1913681074&fm=26&gp=0

接着,张隆溪教授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历史的梳理和比较中凸显两种绘画艺术在自然题材上的差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即把吴道子作为山水画的源头,而视李思训父子为成熟的标志。张教授则指出,吴道子的画作以人物为主,自然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南朝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和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已经将自然本身作为绘画题材。相比之下,西方风景画的产生晚于中国数百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丢勒(Albrecht Dürer)等人才开始有意创作风景画。而风景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题材,出现在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的荷兰,荷兰画家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的《米德哈尼斯之路》、雷斯达尔(Jacob van Ruysdael)的《河面风光》等作品是其代表。到了19世纪,风景画在英国和法国成为重要的绘画类型,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庚斯勃洛(Thomas Gainsborough)、泰纳(J. M. Turner)、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莫奈(Claude Monet)等均有以自然为题材的作品传世。在西方,风景画同样受到了现代派绘画的青睐,梵高(van Gogh)的《星空》和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粉红的墙》等均运用现代绘画观念与技艺刻画和表现自然题材。而中国山水画自唐代李思训后久盛不衰,是中国文人画传统的主流。关仝、范宽、郭熙、倪瓒、黄公望、文征明、仇英、沈周、唐寅、董其昌、石涛、朱耷、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等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谱系。

u=3247453,2241561160&fm=26&gp=0

张隆溪教授进而指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一个明显差异在于,中国山水画以自然景物为主,人物在画幅中所占比例很小,而西方风景画中人物不仅始终存在,而且常常占据画幅的比例大。对于这种现象,学者多借用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来进行解释,认为西方风景画堪称“有我之境”,而把中国山水画当作“无我之境”。张教授认为,这种看法枉顾了王国维对艺术中的物我关系的探讨:文艺中的自然包含着艺术家匠心独运的创造,而艺术中的虚构也必须遵从自然的法则。人与自然、有我与无我,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的。在此基础上,张隆溪教授提出,西方风景画以写实的客观主义为主,追求“其貌如生”、“不差镏黍”,而中国山水画更着重于表现主体的意、气、神,强调“气韵生动”或“意在笔先”。诸如石涛“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之论则“预告了西方表现主义之终将诞生”(吴冠中语),这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的有我之境。

u=3542811328,466407006&fm=26&gp=0

张隆溪教授将中国山水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追溯到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他指出,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绝不是指人与自然交朋友,在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里,始终把人看得高于自然,其天人相副的思想意味着以人为本位的宇宙秩序。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与绘画等艺术中呈现为人格化的自然。而在道家看来,天之道追求平衡,高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老子主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以人的道德与情感取向作为价值标准,而推崇没有情感色彩的自然之道。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山水诗、田园诗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整个文化传统来看,中国古典山水艺术表现出来的正是儒家与道家两种自然观的融合。张教授从中国诗歌的自然抒写来说明这一点。从曹操《观沧海》以来的山水诗和田园诗传统一直在上述两种自然观的浸染下传承和延续,陶渊明、谢灵运、王维、苏轼等各有偏向和创造。而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可以与之对参的是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作品,如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咏水仙花》一诗所体现的宗教情感代表了诗歌中的自然抒写的另一副面相。

张隆溪教授最后谈到中西文化的鉴赏差异问题。他指出,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色彩、构图、意趣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同,历史上也曾出现基于各自审美标准下的诋呵之辞。如维柯《新科学》中说中国画不懂得表现阴影和使用光线,是“极为粗糙”的;而清代画家邹一桂则认为西洋绘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小山画谱》)。但是,当代人生活在全球化时代,应当培养兼容并包的审美鉴赏能力,既能欣赏西方艺术,又能品鉴古典绘画,能够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也能欣赏它们各自的妙处。

在交流环节,张隆溪教授就童话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美学等问题回答了与会者的提问。

fcdb1337e0e21d4b2e89a948262231b4

嘉宾简介:

张隆溪,生于四川成都,文革后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翻译讲座教授。长期从事中西文学和文化比较研究,享誉国际学界,先后被遴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Letters, Historyand Antiquities)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并担任美国著名学术刊物《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顾问编辑、《世界文学学刊》(Journal of World Literature)主编;2016年获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曾以中英文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如The T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 (Durham:Duke UP, 1992, 中译《道与逻各斯》, 1998);Mighty Opposites: 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Study of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P, 1998);Allegoresis: Reading Canonical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Ithaca: Cornell UP, 2005);《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1986)、《走出文化的封闭圈》(北京三联,2004);《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文学-历史-思想:中西比较研究》(香港三联,2012);《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北京三联,2014)等,并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多部著作和论文被译成法文、西班牙文、日文、阿拉伯文、希伯来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