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35

作者:陆庆祥        编辑:陆庆祥        审阅:周郁文        主编:徐碧辉

1

2021年11月13日—14日,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和北京两地同步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美学学会和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设立北京分会场,分会场通过视频和网络与深圳主会场同步进行。  2 3 4

5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深圳大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200多位学者,以及来自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的专家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网络直播。主会场和分会场线上同步直播平台的参会人数,一度达到60万余人次。此次大会可谓是见证了疫情后时代,五年一度中华美学学会全国代表大会的崭新气象。

13日上午,在大会正式开幕之前,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华美学学会新一届理事会换届选举结果,并召开了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6

9点30分,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主任徐碧辉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原总编辑张江研究员在北京通过线上平台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王立胜研究员,深圳大学荣誉资深教授胡经之先生,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女士,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国际美学协会原会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高建平教授等出席了现场开幕式并致辞。

7 8 9 10 11 12

本次大会主旨演讲分作两场。13日上午第一场,由深圳大学高建平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担任评议人。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彭立勋教授、美国麦魁特大学柯蒂斯·卡特教授、扬州大学姚文放教授、杭州师范大学杜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徐碧辉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相继做了学术发言。

14日下午,第二场大会主旨演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张颖研究员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担任评议人。贵州大学封孝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政文教授、浙江大学潘立勇教授、深圳大学王晓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深圳大学沈金浩教授相继发言。

13 14 15 16 17 18

13日下午至14日上午,到会的二百多名专家和学者按照美学与艺术学基本问题、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美育理论、美育实践问题研究、意象美学、李泽厚与中国当代美学、礼乐文化与儒家美学、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表演艺术与视觉美学、西方美学的观念与方法、身体美学与艺术、乡村与都市的审美实践、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性问题、新时代、新媒介与新文艺、中国古典书画艺术、美学与艺术学的交叉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景观、音乐美学与乐教观念等二十大议题分四个分会场进行了讨论。期间,在13日下午还特别开辟一个青年学者专场,为青年学者之间进行自由探讨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28

16点30分,大会举行闭幕式,本届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深圳大学李健教授担任主持人。针对各分会场讨论情况,西南大学张冰,广东工业大学廖建荣、中山大学罗成、武汉大学王怀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杨永远、云南师范大学刘连杰分别代表各分组向大会做了汇报。最后,高建平教授做了会议总结。

29 30 31

此次大会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举办,也是疫情后时代首次举办的最高规格的美学盛会。2020年出现的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无疑从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广泛深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这些不仅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既是老生常谈、又在新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上突显出来的问题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促使人们再次去面对和思考一些古老而常新的“形而上学”问题,如人是什么,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真理、价值、美、善、信仰等在新媒体和后真相时代如何定义,美学和艺术学如何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重新建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作为主题,既具有深度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也充分呼应了时代和现实的关切。两天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和各分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在中华美学学术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迹,也将为建构具有新时期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开辟中华美学研究的新境界,提供广泛的思维路径,注入强大的推动力量。

32

图文来源:中华美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