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快讯||朱立元: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WeChat 圖片_20180612211259

文稿:黄莉

2018年6月11日下午,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朱立元主讲的“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文学院楼408成功举办。本讲座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上海大学文艺学曾军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老师、刘旭光老师、孙晓忠老师、曹谦老师、邓金明老师及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还有众多外校同学慕名而来共同参与了此次讲座。

WeChat 圖片_20180612211303

朱立元先生作为新中国文艺美学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积极的参与推动者,带领大家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学发展的三大重要阶段:一、建国后至文革前;二、文革后至八十年代;三、九十年代末至今。

一、建国后至文革前

朱先生认为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基本格局,是当代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对于美学问题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是新世纪美学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有所了解。

讨论的起因围绕着“美和美的本质问题”展开的,这是当时美学研究最核心的问题。朱老师依据蒋孔阳先生1979年写的“建国以来我国美学研究情况概述”(大意)一文,将当时美学讨论的主要观点归为四大流派。

①“美在主观”,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高尔泰先生极有艺术气质,影响较大。该派常举“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例子来说明美是主观的,认为达到普遍、永恒、公认的美是不可能的。

②“美在客观”,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客观派,认为美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解释,符合主流意识形态。

③“主客观统一说”,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提出了物甲物乙说,物甲是事物的物质形态,形式、质料,物乙是事物甲在人的观念中形成的形象,物甲是客观基础,物乙是对物甲的加工,包含着主观因素、主体情感的投射,美就在体现了主客观统一的物乙上。

④主张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李泽厚先生最早依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部分译文,将其运用到讨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上来。一方面强调美的客观属性,另一方面强调美的社会属性,不是纯粹自然界的美,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产生美,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了美,美是社会性的现象。

朱老师现在回顾当时主要的流派,认为当时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最为辩证,影响最大。但现在看来,这场美学大讨论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需要反思之处:

①主要还是在争论唯心唯物的问题,这不属于美学学科本身的主要问题。

②讨论并没有真正触及美的本质问题,还停留在外围“绕”。

WeChat 圖片_20180612211306

二、文革后至八十年代

对于这一时期,朱先生作为亲历者,对我们进行了现象性的描述并且分析了出现美学热的主要原因。

朱先生列举了两个小事例,从正面和侧面展现了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全国出现的“美学热”,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一个是1982年《文汇报》刊登了两大版“美学知识测试”,各行各业人士纷纷买报来做。这是只有那个时期出现的这种热度,对美学学科有普及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期什么都挂上美学,把美学庸俗化了,蒋孔阳先生提出这是“美学的泛化”,认为美学应该保存其哲学品格;再一个是朱先生提到自己1986-87年去美国留学的经历,发现在当时的美国美学反而是冷门学科,学校根本没有开设美学这门课程,计划到88年才准备开设,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冷热对照。

对此,朱先生强调出现“美学热”的主要原因,就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现了全译本,受到哲学界、文艺理论界、美学界的广泛关注。人化的自然、人道主义和异化等一系列问题形成学界讨论的热点,钱谷融先生的“文学是人学”的提出也与此有关。这场《手稿》的讨论热是形成80年代“美学热”的理论背景。

四派学习了《手稿》后有所变化,也带来了在美学界地位的变化,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上升为美学界的主流派,其他三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影响相对缩减。

随后朱老师重点介绍的李泽厚先生的主要观点,也指出其理论局限,但总的来说肯定其作为主流思想的成就,具有原创的精神。

WeChat 圖片_20180612211310

三、九十年代末至今

朱立元先生主要介绍了90年代开始,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上升到主流地位后出现的许多质疑和挑战的声音,实践论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以及对当代美学未来的展望。

山东大学陈炎先生1993发表《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认为李泽厚的“积淀说”忽视了个体的感性的一面,存在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厦门大学杨春时的《走向后实践美学》,提出了生存超越美学,概括出十条批判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观点,认为其忽视个体、感性,强调集体、理性;南京大学潘知常提出生命美学,以生命、自由、超越力图建构后实践美学来超越实践美学。武大刘纲纪教授则反驳后实践美学,强调实践美学没有抹杀个性和感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性与个体性、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当然实践美学内部也存在不同观点,除了李泽厚,还有蒋孔阳以实践论为基础、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理论,刘纲纪实践批判的存在论美学、周来祥的一实践论为基础的美在和谐论,等等。他们的美学观点虽然与李泽厚在大方向上一致,但是具体观点存在许多差异,也有许多独创性,都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延续了很长时间。对实践美学来说,多有启示,认识到现有的实践美学确实存在一些重要缺陷,需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延伸出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争论。邓晓芒和易中天教授共同提出了新实践美学;张玉能教授也提出了与他们不完全相同的“新实践美学”,揭示实践与美的复杂关系;朱立元先生自己谦虚地说道,他在重新学习《手稿》后,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主张,自认为这一思想尚未完成,处于逐渐“走向”的过程中。

最后,朱立元老师对从当代美学的现状出发,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除了上面所说的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诸位先生外,他还列举了一系列卓有成就和影响的美学家及其美学主张。比如曾繁仁教授提出了系统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叶朗教授创建了“美在意象”的美学理论;陈望衡教授建构起中国的“环境美学”;王一川提出体验-修辞美学;北大张世英教授融合中西,提出“人生在世”的理论;陈伯海先生结合中西,提出了生命体验哲学和美学;浙大王元骧先生,提出了建设人生论美学的思考;如此等等。他说以上远远不能概括当代中国美学多样发展的新局面,一定有不少遗漏。

总的来看,朱先生认为美学当前的发展是很健康的,老中青几代学人都在积极地思考美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还有许多可发展的空间。他很看好这种前景,认为美学未来的发展比起虚的美学热,从沉寂到批判性吸收,百花齐放更好,能够更自由地思考与创新。

WeChat 圖片_20180612211313

总结:

刘旭光教授在讲座最后感慨道,在梳理学术史、思想史时,我们这一代学人缺乏一种学术亲历感,容易遗忘的老问题被提出与讨论时的具体的历史语境,而这些问题往往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他强调了研究学术命题的历史还原的重要性。曾军教授最后总结,朱立元教授在返回美学历史的同时对重大的时间结点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反思前者的局限,寻找美学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伸展空间。赞叹朱立元先生的这种不懈地进行学术创造与追求的学术探索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转自:批评理论研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