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韧/关煜《别现代:艺术与哲思》

1

《别现代:艺术与哲思》

周韧 / 关煜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出版

定价:62.00元

书号:ISBN 978-7-313-24781-0

内容简介

中国学者王建疆针对中国现代性特征提出了别现代主义理论,该理论在国内外也引起了较为热烈的反响和讨论。本书从“别现代”现象和“别现代主义”的二律背反出发,以美(哲)学思想为起点,对当代中国美术、视觉艺术设计、建筑、电影、电视、传播艺术等进行了美学与艺术学理论分析。其中既涉及美(哲)学理论,也包含了艺术学理论与文艺评论以及对一些社会科学问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

2

周韧,美学博士(本、硕方向为设计学和传播学),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已出版《当代视觉设计精品·欧洲篇》《车身视觉展示设计》等专(合)著5部,在CSSCI等专业核心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20ZD28)课题组成员。曾设计上海师范大学校史馆、第三届上海国际兰展景观形象、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香港湾仔君悦酒店“一带一路”国际投资论坛、海通证券三十周年纪念展、上海交通大学智耕苑学术文化空间、浙江嘉兴“蔬彩园”公共环境形象以及服务世福资本、冠松集团、大地保险、交银信托、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天文台等上百余项目,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学林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机构装帧设计二十多套书籍,作品多次展出、获奖并入选《中国设计师作品年鉴》《中国美术教师作品年鉴》和《中国创意设计年鉴》。指导学生获得历届中国广告学院奖及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银、铜奖超过30项,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多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指导教师。

3

关煜,女,1983年生,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山西省美学学会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北京博士后联谊会第31届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美学、艺术理论与公益慈善文化等领域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出版专(合)著5部,在CSSCI等专业核心学术期刊、杂志、报纸上发表专业论文、艺术评论30余篇。个人原创的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线上线下艺术展,作品曾被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威斯理安女子学院等美国大学收藏,更多个人介绍及作品资料被新浪等网站及艺术当代公众号报道。

 

目录

序壹 王建疆

序贰 恩斯特·曾科

 

第一章 别:在“元”与“后”之间

第一节 别现代:一个创造性的学术名词与“事件哲学”

第二节 “别”字的丰富内涵开拓了哲学认识论的新空间

第三节 “别”:作为事物本体的一种哲学方法

第四节 “别”:从强制阐释到实现公共阐释的中国本土话语创新

 

第二章 杂糅与断裂:别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异质同构

第一节 引起西方 “误读”的别现代主义理论

第二节 跨越式停顿理论与西方艺术史上的断裂现象

第三节 异质同构是别现代主义流行全球的前提

 

第三章 中国电影中的别现代美学探微——以《港囧》为中心

第一节 别现代: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纠葛下的审美表征

第二节 别现代:一种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混搭的呈现方式

第三节 《港囧》对别现代语境下国产电影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当代美术的跨越式停顿——以张晓刚的架上绘画作品为例

第一节 别现代时期的中国画坛

第二节 别现代艺术语汇的确立与认同

第三节 跨越式停顿: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

 

第五章 时间的空间化——电影《伊斯坦布尔的幸福》审美形态举隅

第一节 “时间的空间化”作为一种时空文化杂糅下的审美形态

第二节 “时间的空间化”作为一种支撑其他审美形态存在的结构性审美形态

第三节 “时间的空间化”是一种基于别现代根源的复合型审美形态

 

第六章 一种可疑的审美现代性:别现代视域下的“奇葩建筑”批判

第一节 奇葩建筑的美学风格归属

第二节 山寨与拼凑面孔下的伪后现代

第三节 造型求奇下的别现代美学溯源

 

第七章 别视角与自我呈现:《四季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启示

第一节 别者与自我:《四季中国》的表达新视角

第二节 解构与建构:文化表达的张弛有度

第三节 彷徨与思考:电视作品中传统文化传播之道在何方

 

第八章 别现代:当代艺术思潮下的都市公共设计跨界

第一节 艺术跨界与城市公共设计

第二节 审美现代性的两重面向:城市公共设计的跨界与交融

 

第九章 别现代理论对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节 跨越式停顿与禅宗顿悟

第二节 别现代——别现代主义悖论与易经思维

第三节 别现代美学与传统修养学

 

第十章 探寻本真的别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以别现代国际艺术展为例

第一节 别现代冠名与当代艺术的登场

第二节 批评的使命与理论家的崭露

第三节 艺术之“真”与反思批判精神

 

附录

别现代:从美国到欧盟——写在全球第二个别现代研究中心在普利莫斯卡大学成立之际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现代性是一个颇受关注的哲学命题,长期以来,国内不少学者都试图从西方话语源流中去寻找阐释中国现代性的理论进路。自后现代理论提出之后,虽然西方的各种现代性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这些理论主要发端于西方自身的文化与社会土壤,对晚近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阐释确实存在诸多不适,而再嫁接到艺术领域,对于复杂多变的中国艺术现象所进行的解释则更加含混不清,因此也亟待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本土现代性理论来合理诠释。

“别现代主义”就是这样一个理论,它代表了中国学者试图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去“量身定做”能够更准确阐释中国现代性理论的“企图心”,尽管道路艰险,前方千沟万壑,但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有益努力。记得笔者第一次接触到“别现代”这个名词是在2014年,在当年第12期的《探索与争鸣》上偶然看到王建疆先生所发表的关于别现代主义的一篇论文——《别现代 :主义的诉求与建构》,因为“别现代”这个词实在有点太过扎眼,仅仅是对题目的无意一瞥就已经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彼时还以为是“告别现代”“不要现代了”的意思,之后忍不住在好奇心驱使之下通过仔细研读,了解到王建疆提出“别现代主义”并希望借此树立中国自己的学术“主义”之一片殷切之心。后来博士期间恰好又较为完整地聆听了王建疆教授讲授有关美学理论建构与创新的课程,也学习了他特别地对别现代理论进行的概念分析并相互讨论。“别”这个古为今用汉字的极大内涵空间,作为对中国现代性认识一次巧妙运用诗性思维的取譬,也的确具有阐释中国现代性之妙趣。作为长期从事艺术实践的笔者,“现代性”对当代中国的艺术创作影响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笔者对王建疆教授提出的全新“别现代”说法产生了莫名的兴趣。而这之后,笔者多次参加了有关别现代主义研讨的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并从自己专业所在的艺术哲学与实践领域论述了对别现代的理解与思考,或者也可以说,从一个“别者”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别现代主义。

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乔治 ·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不论对别现代主义理论持赞赏还是批评态度,王建疆所提到的中国不同于西方后现代的这种“别现代”状况其实是早就“存在”并且被普遍“感知”的,虽然学者们也因此提出了很多立场各异的名词概念,但是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特别公认的名词能真正去定义它或者与“后现代”的影响力相提并论,中国先哲荀子有曰“名定而实辨”,从这点上讲,提出别现代主义对于促进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百舸争流就更显得意义非凡了。而随着“别现代主义研究”与“研究别现代主义”成果的不断丰富,别现代主义理论也就成为事实上的学术史存在并已经被国内、外学术界所感所知,尽管学术界对“别现代”定义是否准确亦有不同的见解,但学术正因为这种思辨而彰显其可贵价值,自古以来,学术思想在争论中前进,实践在批评中完善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本著作主要在参与历次国际、国内别现代学术会议论文基础上整理而成,内容涵盖美术、视觉艺术设计、建筑、电影、电视、传播艺术等美学与艺术学理论研究,著作中的全部章节都已经分别刊载在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政法大学学报》《贵州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南方文坛》《上海文化》《都市文化研究》《当代电视》等专业学术期刊上以及“奇葩建筑”一章中的部分观点在《探索与争鸣》公众号上也有公开发表,其中部分内容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同时,本著作的顺利出版也得到了别现代主义理论创始人王建疆、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CCBMS)主任基顿 · 韦恩以及斯洛文尼亚普利莫斯卡大学“别现代研究中心”(CBMS)主任恩斯特 · 曾科三位教授的肯定以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记得王建疆教授最早提出别现代概念就是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2014年中俄高层文化论坛上,此次恰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来出版本书,既是巧合,更是缘分。此外也十分感谢陈恒、董丽敏、何云峰、洪庆明、林路、金定海、苏智良、夏锦乾、查清华、赵炳翔、张灵、郑欢等诸位知名教授以及陈吉、申浩、王加振、王未然、肖秀琳、杨康贤、叶祝弟、郑迦文、朱军、张燕、张华(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等诸多专家和老师所提供的专业襄助或宝贵意见,在此笔者也一并表达真诚的感谢!另外特别值得感谢的还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他也是本书作者之一周韧的博士生导师,刘旭光教授去年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项目编号 :20ZD28)的课题立项,在笔者看来,这既是水到渠成,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首先是多年来,刘老师学术研究步履扎实而稳健,从上海市哲社、教育部哲社、国家社科一般、国家社科重点,再到此次国家社科重大,每个项目都硕果累累;其次,这也与刘老师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既要研读那些影响力卓著的经典中外美(哲)学名著,也要密切关注中国当下学术思潮,对包括类似“别现代”在内的一些在中国当代美学中产生了影响力的,诸如“实践美学”“生命美学”“休闲美学”“超越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新实践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生态美学”“认知神经美学”“乐感美学”“审美意象论”“文艺美学强制—公共阐释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学派”“否定主义美学”等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新话语也要有所关注和思考,他的这种学贯中西,尤其是对“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思考的理论深度和眼界宽度,想必才是此次能够获得同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坚实基础吧,借此机会也对恩师致以衷心的祝贺!

书中所使用的插图,除部分来自作者拍摄以外,均来源于互联网,插图作品本身即为本书的学术研究对象,书中对作品的看法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学术观点,既无商业目的,也不能代表社会评价,更无法作为历史评价,因而也特别在此予以说明,辞章若有不当之处,请包容海涵。最后,由于作者的学识水平有限,对理论的认识更多立足于个人理解,思考也不够深入,借此书斗胆不揣谫陋、妄提拙见,因此也诚恳地期待各位方家及同好的批评指正!

作者

二〇二一年元旦于上海学思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