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类型公共艺术中艺术与公众的关系重塑

新类型公共艺术中艺术与公众的关系重塑

廖雨声 2019年1月6日,由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的可能性”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当代艺术创新”“当代中国艺术的美学风格”、“当代艺术中的悲剧人文主义”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版...
阅读全文
尊崇实践之精神 高举变革之旗帜——纪念马克

尊崇实践之精神 高举变革之旗帜——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陆贵山 【内容摘要】马克思一生亲身经历了两次伟大的历史变革: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解决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矛盾;一是无产阶级革命,主要解决无产者和资产者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通过塑造用实践理性武装起来的“有实践力量”的新人,去改变旧环境,创建新环境...
阅读全文
别现代:如何面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四道坎

别现代:如何面对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四道坎

王建疆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摘要:欧洲哲学家和美学家们对中国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和美学表现出一个持续且不断深化的质疑。这个质疑对中国美学的国际学术资格准入构成了四道坎: 第一,所谓的哲学/美学是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还是西方哲学和西方美学在中国? 第二,中国哲学...
阅读全文
探寻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从王晓华先生的身

探寻一种内在的相似性——从王晓华先生的身体诗学到生态诗学

吴远稳 “生态”已经成为一个热词,诸多事物都被贴上“生态”的标签。生态城市、生态食品、生态文明、生态美学、生态诗学、生态菜、生态肉等等。这表明生态这个概念及其与之相关联的东西正在日益被人们接受、认可、推崇。在这种形势下,生态作为一个通行的概念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
阅读全文
别现代:从社会形态到审美形态

别现代:从社会形态到审美形态

王建疆 提要:古今中外的审美形态范畴总是跟特定的社会形态相关。别现代时期的囧剧、奇葩建筑、冷幽默具有一定的审美形态特点。囧剧利用“囧”的复义,表达行路难的艰难和尴尬以及对光明的期待,是前现代思想意识与现代处境之间的和谐共谋。奇葩建筑是前现代食文化与现代商业意识...
阅读全文
寻求看待美学现象的历史框架和理论框架

寻求看待美学现象的历史框架和理论框架

张法 内容摘要:2018年的中国美学呈现为基础理论六个方面为主和新潮演进六种美学为主的现象大貌。要理解这一大貌,可从世界美学的演进大势和美学理论的基本争论点为框架去看。世界美学的演进是:自轴心时代以来,出现了两种美学:西方的区分型美学和中国(以及非西方)的关联型美...
阅读全文
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视角

高建平 让我们从一个中国美学界非常熟悉的概念说起,这就是“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psychicaldistance)。时间与空间都可有距离,但只有当时空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时,才能成为审美的条件。“心理距离”说是由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Bullough, 1880-1934) ...
阅读全文
别现代理论:“后焦虑时期”本土话语再造的

别现代理论:“后焦虑时期”本土话语再造的新维度

余凡 【内容提要】以本土性话语替代现代性话语是新世纪学术范式新变。本土话语再造是新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大特征,是中国学者抗拒全球文艺同质化、西方化的自觉悖反,标志着中国学者理论原创实践趋于自觉。别现代理论是本土话语再造取得的丰厚实绩,其产生的学术坐标是“...
阅读全文
当今“元艺术学”的十个基本问题与五层基础

当今“元艺术学”的十个基本问题与五层基础架构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撰后

刘悦笛 “艺术学”是来自德国的概念,在英语为主导的国家如英美并没有艺术学的建制,中国艺术学的建构曾深受德意志的影响。[1]但是,目前在以英文为主导的全球学界,对“元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主要就是由“分析美学”(Analysis Aesthetics)做出的,分析美学是20世纪后半...
阅读全文
时尚与品味:美学的当代性及其审美启示

时尚与品味:美学的当代性及其审美启示

肖琼   本文原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作者肖琼(1972-),文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当代批评研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阅读全文